大連灣里綜合保稅區和大窯灣綜合保稅區鳥瞰圖。圖片由遼寧自貿試驗區大連片區管委會提供
圖①企業人員運用“云眼查”新模式,按照海關關員指令完成查驗作業。圖②遼寧自貿試驗區大連片區揭牌五周年。
記者 呂麗
核心提示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2022年4月,時值遼寧自貿試驗區大連片區揭牌五周年。
五年來,大連片區時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自貿試驗區建設發展的殷殷囑托,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大連市和金普新區工作要求,錨定目標任務,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堅持以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區域投資和貿易便利化水平不斷提高,對外開放能級持續提升,在承擔遼寧乃至東北地區開放領跑者重任和發揮改革“試驗田”作用中成效顯著。
春華秋實,歲物豐成。揭牌五年,大連片區規上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7.6%,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8%。累計新增內資企業4.1萬戶,是獲批前的5.5倍;新增外資企業1200戶,是獲批前的2.83倍。
創新引領發展 國際知名度躍升
大連片區自貿大廈服務大廳的大屏上,時時跳動的數字,顯示的是不斷縮短的審批辦理時限;
遼港集團大窯灣港區,在全國率先實現的海鐵聯運領域跨平臺信息互動以及高效的通關效率,讓滿載國產各類商品的“連滿歐”中歐班列暢行向北,實現與世界互聯互通;
到工廠車間調查研究、在公司會議室積極對接,大連片區管委會制度創新一局、二局的專班人員走進企業了解發展需求,加緊研究首創性、集成性、系統性制度創新……
這是大連片區普通工作日的場景,也是堅持以創新引領發展的生動寫照。
自貿試驗區建設,制度創新是核心。5年來,大連片區在改革的深水區勇于探索,與大連海關、遼寧海事局、大連市自貿辦等片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共同努力,形成了一系列可感可知的創新成果。
在全國第三批7個自貿試驗區21個片區中,大連片區率先全面完成《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確定的119項改革試點任務。截至目前,已累計推出420余項制度創新成果。其中,“‘保稅混礦’監管創新”“ 進境糧食檢疫全流程監管”“ 進出口商品智慧申報導航服務” 3項案例入選國務院改革試點經驗,“冰山集團混合所有制改革新路徑” “集裝箱碼頭股權整合新路徑”2項納入商務部最佳實踐案例,76項制度創新經驗做法在全省推廣,16項創新成果被國務院官網刊載。
特別是在全省園區中率先啟動法定機構改革后,大連片區深化改革激發了創新發展活力,持續推出首創性、集成性、系統性制度創新成果?!斑M口貨物‘目的地檢查’(云眼查)新模式”“ 口岸危險貨物‘四步稽查法’”“海洋污染物運輸綠色通道”等改革創新經驗得到市場主體的充分認可。2021年以來,大連片區保持著每周至少推出一項制度創新成果、至少一個項目落地或開工建設的紀錄。
率先立于東北開放創新的“風口”,讓大連片區獲得世界聚焦和關注。
2021年10月,國際權威機構FDI雜志發布了2021全球最佳自由貿易區排名。大連片區在全球70余個參評的自由貿易區中脫穎而出,名列全球最佳自貿區第三位并榮獲亞太地區冠軍。
FDI雜志這樣評價:遼寧自貿試驗區大連片區是中國北方地區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區,區位優勢顯著,始終保持著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勢頭。
正是深化改革與持續創新讓大連片區迎來了揭牌5年的高光時刻,由此,引領東北、沖出亞太、邁向世界新篇章的序幕已拉開。
產業加快轉型 新發展格局呈現
“依托自貿試驗區,實現了冰山‘老字號’改造升級和冰山松洋等‘新字號’培育壯大?!闭f起近5年的發展,大連冰山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紀志堅明確表示,大連片區對產業發展的支持和推動,讓冰山集團高效推進產學研協同創新,迭代開發專精特新產品,實現了持續穩定的高質量發展。
產業是振興發展的根基,大連片區深諳其重要性。全力做好改造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培育壯大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目前,港航物流產業集群、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產業集群、先進裝備制造產業集群、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等支柱產業的“四梁八柱”已形成。
眼下,正瞄準技術前沿,圍繞重點領域,優化政策組合,以更大力度拓展新興產業增長空間,搶占未來競爭制高點,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全速向縱深推進。
氫能全產業鏈規劃建設蹄疾步穩。通過引進制氫裝備、氫能應用等項目集聚上下游關鍵企業,開創“五位一體”綜合加能站建管新模式,上線運行氫燃料電池公交車,開工建設氫能產業園,林德加氫站裝備、東芝燃料電池等項目建成投產,豐富的氫能應用示范場景正在呈現。2021年,大連片區新能源產業總產值增長38.1%。
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勢頭強勁。發揮歐姆龍等300余家醫藥企業集聚的優勢,全力打造“醫藥與生命健康產業先行示范區”。華潤醫療產業基金等項目簽約落地,醫嘉醫療健康產業園、光伸生物細胞研發產業中心等項目開工建設。2021年,大連片區生物醫藥產業總產值增長16.1%。
為進一步培育壯大“新字號”,提高創新鏈整體效能,2021年8月,大連片區發布實施《產業創新特區建設方案》,并同步推出15項高含金量扶持政策。其中,在推進關鍵產業技術攻關方面,對氫能產業重點項目最高給予1億元獎勵;對生物、數字信息等前沿技術實驗室建設最高給予5000萬元獎勵。
目前,產業創新特區已呈現產業集聚,項目起點高、領域新、帶動力強,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特點,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生命健康和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創新高地正在加快形成。
招商營商并舉 吸引要素資源集聚
招商引資是發展的生命線、動力源,大連片區精準發力。
建立“六位一體”招商新機制,梳理形成招商目錄、目標地區、靶向企業“三張任務清單”,大力開展鏈式招商、精準招商、填空式招商,創新推出“數字產業地圖+VR場景選址+智慧政策服務”企業投資服務云平臺、線上“項目作戰室”等,簽約落地率明顯提升。
其中,創新打造的“量體裁衣、拎包入駐”招商引資新模式,吸引波蘭瑪弗羅汽車空調總成新工廠等項目在大連片區落地、開工。項目從啟動建設到設備進場安裝調試用時不足5個月,高效助力企業在國際競爭中贏得先機。
重點產業項目是穩增長的重要抓手。大連片區圍繞整車及零部件等先進制造產業強鏈、補鏈、延鏈招商,博澳精密、法國延鋒彼歐汽車外飾、奧地利捷成唯科汽車系統等項目相繼落地,全區零部件企業增至百余家。
深化央企國企合作,持續提高全球資源配置能力。中國石化燃料油銷售有限公司將海上綜合補給中心、清潔能源配給中心等“五大中心”落戶大連片區,并與片區合作深耕氫能、跨境電商等重點領域。中外運、中化集團等將東北總部布局在大連片區。中糧落戶貿易總部項目,玉米交易中心、財務共享中心正式遷入。華潤集團深度參與保稅區城市更新及生命健康產業。
抓好招商引資,營商環境是制勝之道。2021年以來,大連片區營商環境水平躍上新臺階。
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快推進。高質量完成“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任務。先行先試推出在建工程分割轉讓審批創新,實現項目“拿地即開工”。
監管創新不斷深化。首創國外進口燃料電池車查驗標準和氫瓶到岸監檢機制,率先推出進口冷鏈食品防疫工作和閉環管理兩項地方標準。
金融服務保障能力不斷增強。全國首家地方性綠色金融委員會平臺落地。相繼推出“內貿險+貿易融資”“碳交易損失保險”等創新舉措。
法律服務體系更加完善。促進東北亞(大連)國際商事仲裁中心、商事糾紛調解中心落地,推出“4個1+N法律服務新路徑”等創新舉措,法治化營商環境更加優化。
完善的招商機制、豐富的招商方式與良好的營商環境有力促進重點項目加快落地、市場主體加速集聚。揭牌5年來,大連片區累計新增內資企業4.1萬戶,是獲批前的5.5倍;新增外資企業1200戶,是獲批前的2.83倍。
在今年召開的第五屆博鰲企業論壇上,大連片區榮獲“2021年度投資環境示范園區”獎,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得到充分認可。
開放能級提升 振興引擎動力強勁
連接內外,貫通八方。作為中國北方對外開放門戶,揭牌以來,大連片區充分利用地域優勢,積極發揮排頭兵的示范引領作用,對標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深入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
1月1日,大連片區助力大連航空開通大連—合肥—南寧航線,架起聯結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大連和中國-東盟博覽會永久舉辦地南寧的空中橋梁,有力提升區域對外開放水平。
3月2日,大連口岸首條直航澳洲航線在大連片區上線運營,為東北地區搭建起又一條“海上高速公路”,不僅直達悉尼、墨爾本等澳洲重點港口,還輻射新西蘭等周邊地區。
該航線是RCEP正式生效后,遼港集團開通的首條集裝箱外貿航線,不僅填補大連港至澳洲直航服務的空白,也在RCEP成員國間架起一條全新、便捷的海運物流通道,為加快遼寧沿海經濟帶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助力。
通過新增海上和空中通道,并與連接“一帶一路”的中歐班列高效對接,架起了東南亞國家與中亞、俄羅斯及歐洲大陸聯通的橋梁,大連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核心功能區的作用進一步放大,國際物流中心、國際貿易中心的樞紐作用進一步增強。
海陸空全向發力,大連片區的海內外“朋友圈”“生意圈”越來越大。
目前,大連港東南亞集裝箱航線已增至23條,帶來業務增量約6.1萬TEU。大連口岸東南亞區域集裝箱箱量連續三年保持增長,市場份額達到18%,上升至口岸第二位。開通大連經綏芬河、阿拉山口、霍爾果斯和二連浩特等口岸至俄羅斯、中亞和德國的中歐班列,累計開行79列,貨量5.4萬噸,貨值24億元。
大連片區不僅構建更加暢通的國際物流大通道擴大開放格局,還注重在更寬領域擴大對外開放。
開放平臺再升級。2021年,大連灣里綜合保稅區和大窯灣綜保區通過國家驗收并獲海關總署批復,大連正式進入“雙綜保區”時代,將錯位、協同發展,打造具有區域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加工制造中心、研發設計中心、物流分撥中心、檢測檢修中心等,成為國內國際雙循環重要樞紐。
大宗商品貿易取得突破。新加坡托克集團與遼港集團共同投資的油化品大宗貿易項目順利進資,成功開展東北首單原油離岸貿易。成立大連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引入托克遼港等1000多家能源會員企業。
自由貿易港建設穩步推進。對標上海臨港新片區、海南自由貿易港,加快探索“五自由一便利”改革創新。與大連海關、北良公司攜手推進跨境貿易和物流運輸便利化、自由化,“東北亞糧食中心港”建設加快推進中。
奮斗成就夢想,時光見證不凡。揭牌五年,大連片區振興引擎動力強勁,創新底色不斷刷新發展成色。累計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3641億元,年均增長17.6%;進出口總額7222億元,年均增長8%,實際利用外資49.6億美元。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站在大連三年挺進“萬億GDP城市”的時間窗口,大連片區牢記使命,踔厲奮發,正不遺余力謀劃更高水平開放、更深層次改革,奮力譜寫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新篇章!
五年盤點
PANDIAN
典型改革創新經驗
(一)“保稅混礦”監管創新
開創中國口岸混礦作業先河,累計完成混礦業務5300多萬噸,穩居全國首位;率先啟動“多國別、多礦種”“保稅篩分”新業務,對推動大連東北亞航運中心和物流中心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二)進境糧食檢疫全流程監管
完成在線實驗室運行、植物疫情無害化處理和“互聯網+全程監管”工作模式三個核心改造。
(三)進出口商品智慧申報導航服務
實現進出口商品先例數據有效存儲和分類查詢,并根據稅則變化動態調整先例數據庫。
(四)出口貨物檢驗檢疫證書“云簽發”平臺
實現“企業自主申報、后臺智能審核、證書自動出具”的“零接觸、零延時、零障礙”便利化證書申領新模式。
(五)進口貨物“目的地檢查”(云眼查)新模式
開發可穿戴式AR智能眼鏡及遠程可視化作業平臺,創新進口貨物目的地檢查新模式。
(六)口岸危險貨物“四步稽查法”
搭建智慧信息獲取和行政稽查鏈條執法系統,對口岸危險貨物實行“智慧獲取、信息核查、開箱查驗、調查處理”四步稽查模式。
(七)邊檢“零送單”制度創新舉措
對在國內港口間移泊的外籍船舶,免查船員出入境證件、免收紙質申報單證,對登輪、搭靠等邊檢行政許可全面實行網上辦理。
(八)“法人空間”專屬服務新模式
“法人空間”承載了與法人有關的各項政務服務信息且可用于相關行政審批事項。
(九)工程建設項目“極簡審批”模式
通過 “產業鏈聯合供地”“多公示合一”等,實現“拿地即開工”。通過“分段式核發施工許可”等,促使項目加快落地投產。
(十)企業信用修復新模式
“一次性告知+全程網辦+24小時本級辦結”,實現了信用修復“精準受理+便捷修復+極速回復”。
典型實踐案例
(一)冰山集團混合所有制改革新路徑
(二)集裝箱碼頭股權整合新路徑
(三)海關“無感稽查”模式
(四)中石化北方能源“五位一體”綜合加能站建管新模式
(五)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出口退稅功能便捷惠企
(六)開啟新型離岸國際貿易
(七)東北亞商品車陸海聯運新模式
(八)海洋污染物運輸綠色通道
(九)企業全生命周期標準化試點
(十)法定機構改革創新
制度創新樣本企業
(一)遼寧港口股份有限公司
(二)中國華糧物流集團北良有限公司
(三)英特爾半導體(大連)有限公司
(四)中石化北方能源(大連)有限公司
(五)大連冰山集團有限公司
(六)大連中集特種物流裝備有限公司
(七)大連德泰控股有限公司
(八)大連檢驗檢測認證集團
(九)大連海爾電冰箱有限公司
(十)首農供應鏈(大連)有限公司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您來信來電(024-23187042)聲明,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