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好地提升A股上市公司及其董監高、實控人等相關主體的風險識別能力、助力A股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3月17日,平安產險與證券時報聯合推出《A股上市公司信披風險年刊(2022)》(以下簡稱“《2022風險年刊》”),并通過證券時報券商中國和券中社的平臺在線發布。平安產險常務副總經理史良洵、證券時報社常務副總編輯周一出席線上發布會。
本次《2022風險年刊》聚焦過去十年A股市場監管立案調查、行政處罰、證券虛假陳述民事訴訟等相關數據,邀請中倫、金杜、天同、國浩等國內證券領域知名法律服務機構,他山咨詢、信公咨詢等信披合規專家對A股資本市場法律監管環境和新規則進行復盤與解讀,力求全覆蓋、多角度解析A股市場信披風險,旨在普及市場風險認知,助力A股上市公司及董監高等相關主體提前了解、合理防控。據悉,這是平安產險第三次發布關于A股上市公司信披合規風險的年度分析報告,力爭緊跟政策變化、擁抱市場動態,為上市公司及董監高等相關主體提供更準確、及時的風險管理參考。
2020年3月1日新《證券法》正式實施,提高了對證券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壓實相關主體責任,為證券市場全面深化改革落實落地,防控市場風險,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切實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制保障。
平安產險常務副總經理史良洵表示,新《證券法》正式施行已滿兩年。2021年11月首例特別代表人訴訟判決的落地,對切實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具有重要意義,也標志著我國資本市場特別代表人訴訟制度成功落地實施,在此背景下,如何實現精準風險識別以及有效風險控制,也將持續成為A股上市公司穩健發展的必修課。平安產險希望聯合業內專家學者、權威財經媒體,共同為A股上市公司的高質量健康發展貢獻力量。
自“國九條”頒布以來,A股監管立案調查數量均呈現上升趨勢。數據顯示,自2019年起,A股監管立案調查案件的年新增件數連續三年超過90件,且近兩年維持高位。從有處罰結果案件的查處事由來看,關于“信息披露違法違規”的調查呈現逐年上升趨勢,從2012年占比不足50%直至2019年達到87.5%,平均約占過去十年總處罰數量的72.0%。
隨著2021年首例特別代表人訴訟司法實踐的落地,新法威力逐漸顯現。不難發現,監管機構正以更大的決心和力度踐行“投資者保護”、維護證券市場和社會穩定。
證券時報社常務副總編輯周一表示,“康美案”終審落槌,成為中國資本市場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標志性案件??梢灶A見,隨著代表人訴訟制度的完善和常態化開展,未來將有更多類似案件落地。所有的市場利益攸關方應該增強敬畏之心,善待廣大投資人,共同營造良好的市場生態。
《2022風險年刊》顯示,隨著投資者保護制度的日益完善以及投資者維權意識的顯著提升,十年來有近500家上市公司被16.6萬名投資者提起民事維權,訴訟索賠金額累計181.2億元。目前,已有多地法院開始通過結合示范判決模式、以法院公告的方式來征集受損投資者參與維權的現象,預計未來民事訴訟的方式將實現100%代表人訴訟等方式發展,對于各大A股上市公司及相關主體來說,提前考慮證券監管、法律訴訟風險變化情況、明確風險控制措施迫在眉睫。
此外,《2022風險年刊》也從“2021年交易所信披監管重點回顧”“特別代表人訴訟制度的影響淺析”“關于新《虛假陳述若干規定》的八個問題”“股東權利意識漸覺醒,公開征集股東權利或成常態”“證券刑事案件回顧及發展前瞻”“新《虛假陳述司法解釋》中重點問題的分析與展開”等維度展開分析,力求全覆蓋、多角度解析A股市場風險,幫助上市公司的董監高樹立合規思維,做好企業合規管理和法律風控,助力實現全面健康發展。
平安產險充分發揮“服務+保險”優勢,結合A股市場的本地風險情況,開發了“平安A股公司和董事高管責任保險”,不但保障全面清晰,而且更貼近A股司法實踐慣例,可提供承諾金、持股行權等多項特色保障;與此同時,還聯合國內頂尖律所及咨詢機構,組建平安A股智庫團隊,為客戶在事前及事中均做好準備及服務,幫助A股上市公司認識風險、了解風險,助力A股上市公司合理預防、妥善解決。
消息來源:平安產險遼寧分公司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您來信來電(024-23187042)聲明,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